
新化水车镇

新化洋溪镇

新化琅塘镇

新化桑梓镇

桑梓,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宋代有新化首任知县欧阳勋,他举旗聚众,北上抗金,因操劳过度而逝于军营,“民思其德而竖碑堕泪”;明朝有以孝行贤达著称于世的李子和;清朝有善出诗集的监察御史李郁华;当代有参加国家、省、市历届书展,名播三湘的著名书法家邬惕予先生,专家评其作品:“精到耐看,自然天成,有雄强之气”。还有现侨居美国的物理学博士曹正初、湖南农大副院长、生物学博士曹福祥、著名教育家邬干于、著名核物理学家邬恩九、地球化学家李朝阳等也都诞生于此。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思想言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桑梓人。
桑梓地形地貌独特,境内西南,低山矮丘,连绵起伏;东北则崇山峻岭,挺拔巍峨,组成平行山系。大自然鬼斧神工,为桑梓铸就了许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致。如满竹的四十八丘、华山的石林、柘古的月池美景,其丰度、品位、开发价值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
新化田坪镇
田坪镇位于千年古县新化县东北部,与涟源市伏口镇、安化县梅城镇毗邻。清代进士、湖北巡抚罗绕典题联:“山外有溪横玉带;门前无地不金沙”。田坪镇钟灵毓秀,山川秀美,有省级保护文物——古香古色、亭亭玉立的龙潭风雨桥。油溪河大峡谷集峰、林、洞、湖、瀑、桥于一体; 是浓缩版“小三峡”,天台寺、美女洞、官帽山、雷打石、石寄娘、万龙山。
田坪镇处于大梅山腹地新化县东北部,长期以来,这里信息闭塞,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神秘的宗教文化,从本土的巫教到外传引进的儒、佛、道、元皇教,再到融合贯通形成互补兼容的现有宗教,都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和各种离奇的传说。文化遗产有梅山傩戏。
新化白溪镇
白溪,是个古老而闻名的乡镇,已有二千余年历。《清道光· 新化县志》载:“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至绍圣三年,新化县府置于此。”古镇白溪是闻名于世的蚩尤活动地和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古有小南京之美誉,古镇八景中外知名,白溪豆腐更是名震天下,许多名人达士及皇宫贵族乃至天子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等皇帝及远古帝黄帝、炎帝、始皇等也纷纷令徒而来,或观光探奇,或品尝资水四十八溪,溪溪产一绝的最具风采的白溪豆腐绝,或密探蚩尤之雄风,或研讨梅山文化之精秘。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圣地大熊山的主要亮点70%分布在境内。古八景依稀可辨,县府遗址仍可观风,乾隆欲踏观澜亭,今日新建更现风华,古寨望河殿、水月亭、雷王殿等古代名迹,如今也再复青春。
白溪水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嫩,久煮不散,鲜美可口,享有“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美誉。白溪豆腐好,与水质特佳有关。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经白溪镇,吃了水豆腐,啧啧称赞,究询其因,当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里面有条龙,经常喷出“龙涎”,碧彻透亮,喝之清凉爽口,与众水不同。乾隆当即赐名“金殿井”。白溪水豆腐就是取金殿井水制作而成的。许多外地人曾慕名前来学艺,但回去以后制作的豆腐总赶不上白溪的。
新化圳上镇
圳上镇地处新化县东北部,国家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东接安化县,南邻吉庆镇,西抵白溪镇,北连大熊山林场,距新化县城63公里。总土地面积254平方公里,是新化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圳上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纯朴的山里人结合了山的雄伟和水的灵性,诞生了一代又一代名震天下的风云人物。如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小小一镇,却是名人辈出,无可否认,这是一个英雄之地。
大熊山又名熊胆山,神山,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0余公里,总面积7623公顷。司马迁《史记》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的记载。据考证,“熊湘”即指大熊山。南宋祝穆名著《方舆胜揽》亦称“山川熊山,己昔黄帝登熊山,意其此也”。近年该山古寺遗址发现有“轩辕黄帝游此山”的碑记。当地民间盛传,黄帝南巡,大熊山引导至此,故名熊山。
这里民风淳朴。大熊山水,吸引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这里有“昔黄帝登湘熊”留下的圣迹,也有乾隆游大熊山留下的翰墨。熊山古寺、西泉寺等48座庵堂寺院,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香客云集。大熊山陶冶了大熊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大熊山人形成了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