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锋出席在京举行的全国县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

会议现场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江绍高讲话


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代表湖南出席会议并做经验介绍

 

今年是“精准扶贫”概念提出五周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 “纪念精准扶贫首倡五周年——全国县域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来自湖南、广东、安徽、江苏和四川五省的县市领导共同交流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创新举措和发展路径。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主持交流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江绍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法军,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等十多位中央相关部委的领导专家出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代表湖南出席会议并做经验介绍。

会上,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就乡村振兴过程及城市化战略中遇到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江苏省溧阳市就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的全面振兴,安徽省界首市就科技创新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就工商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代表湖南分享了新化通过电子商务精准脱贫的成功经验。他说,电子商务成为新化县助力精准脱贫、引导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新化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品质与品牌并驾齐驱,提升产品竞争力,建立起县、乡、企业分级可追溯管理平台,贯穿于“产地、生产、投入品、收储运、消费”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可追溯信息链,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做好推进平台与渠道对接顺畅,增强产品通行力,并牵线搭台,建立与大型电商平台联系机制,强化电商企业、农特产品供应商与平台的资源对接能力,有效对接了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主流平台,为电商企业和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提质上行提供了良好平台,将电商各项服务延伸到农村最后一公里。同时做好电商与扶贫结合文章,增强发展内生力。实施常态培训,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关系,打通电商人才培养通道,积极推进电商主体企业融入社会扶贫大格局,引导电商主体企业直接对接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利用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开展内部消化。并通过电商企业与贫困户扶贫小店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免费代位进行推广销售,将社会效应化为经济效应。目前,新化全县注册规模电商企业近600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680个,发展网商、微商2万余户,从业人员达到3.8万余人,2018年预计实现电商零售额5.9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3.4亿元。

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新化通过电子商务精准脱贫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在脱贫攻坚中要防范各种风险,保证精准扶贫的量和质,确保精准扶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认真的向前推进,真正发挥每个干部的先锋积极模范作用。

会上专家们就在产业扶贫方面,给钱给物不如给思路、导入外部资源不如培养内生动力、培育新产业不如打磨现有产业、只做线下不如线上线下一块做和只抓产量不如通过质量打品牌和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少数民族地区风俗方式和民俗习惯等因素在脱贫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细致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