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作家撰写的《袁枚传》书稿获文史专家高度评价
2月14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娄底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袁杰伟收获巨大的成功喜悦:他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文学传记《性灵肝胆——袁枚传》获得中国作家协会评审通过,并获得史学组、文学组两个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

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是一项由中央领导提议、中国作家协会具体实施的国家级文化重大工程,主要为一批曾经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文化大家树碑立传,总结他们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贡献,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是人类文明史唯一不曾中断的文化体系,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诠释,能够形象而具体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让读者能从中感受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尤其是对青少年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


新化作家袁杰伟承担《袁枚传》写作任务

新化作家袁杰伟是2012年通过中国作家协会的遴选,承担了《袁枚传》的写作任务,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名接受此重任的作家,接受中国作协委托此重任的作家有王蒙、何建明、王充闾、张炜、韩静霆、徐刚、韩作荣、陈世旭、张建伟、黄传会、王宏甲、邢军纪、贾宏图、蒋巍、李鸣生、雷抒雁、王家达、马瑞芳、郭雪波、曾凡华、马娜、李健等全国一流的当代作家100余人。袁杰伟接受任务后,先后在北京与华西村两地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的专题创作会,与全国一流的作家共同探讨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他历时四年,增删数次,于2016年9月1日交稿。

通过近半年的专家审读,文学和史学两个专家组对袁杰伟历时四年完成的《性灵肝胆——袁枚传》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结论性评价如下:

作者在研读了有关传主的大量史料,并与一些专门研究者亲密对话的基础上,历时4年之久,认真梳理了历朝历代公共话语和私人语境中每每各不相同的对于袁枚的解读与传播,完整而生动地还原了袁枚的时代环境和人生,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于文学史经典叙述的袁枚形象,丰富详尽,洋洋洒洒,且具有引人入胜的可读性,是一部较为成熟的传记作品。

其特点首先是没有泛泛地征引前人对于袁枚的一般性认识,而是摒弃了历代文人和道学先生在各类史籍中有关评点袁枚“好吃好色好玩”的表层印象,深入到传主其人的思想、人品、情感深处,紧紧抓住袁枚内心成长的线索,将其身处“天崩地解”时代的无奈,困惑,以及一生信奉和秉持的平等、坦诚、正直等启蒙精神,给予了重点突出的描述。如他高举“唯情”大旗,对封建王权、封建道统、封建孝道的抨击,如他对男女平等的认识与实践,反对妇女裹脚,倡导女子学诗,组织女子诗会,如他不畏权势,弃官回乡,坚持结交有识之士,嘲讽腐儒腐官,如他经营文化产业,收费选诗,讲究美食等,都与数千年传统社会提倡的义利观、男女之大防的观念,以及王权与道统等大相径庭。从这些叙述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资本主义萌芽已见端倪的明清之际鲜明的思想启蒙者形象。

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情节选择、描述,也是本传记一个重要特色。与一些传记作品以心理描写见长不同,此书紧紧抓住了袁枚的个体行动来安排章节,立意明确,叙事缜密。从“杭州一少年”开始,写他“桂林遇知己”、“漂泊在京城”,“复出”、“下海”,“壮行万里路”等充满动态感和进展性的行动,以此构成了袁枚跌宕起伏的一生,十分具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第五章“七载芝麻官”中,作者选取了若干个袁枚判案的小故事来敷演成篇,将袁枚由吟诗作赋的文人到为安民除奸的行政官员的身份转换,以及袁枚不辱使命、忠厚待人的为民情怀、政治理想以及所期待的社会公平等,都从他亲自审案、断案的起承转合过程中娓娓道来,很见功力。如袁枚对于“母子案”,“拐卖少女赌博案”,以及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奸拐案”等的处理方式,都表现了他既公正无私,又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故事一波三折,人物栩栩如生,让人欲罢不能。

读这部传记,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鲜活、清新、跃动着的当代气息,这种气息,当来自作者对多种表现手法的尝试。在写作方法上,作者没有沿袭传统的传记叙事方法,而是根据传主生活的多个侧面延伸,综合使用了多种文学手法来进行表现,字里行间能隐隐看到杂文、随笔、散文、小说等文体痕迹的融汇贯通,富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秀才、娘子、师傅与女老板、小偷、教授种种称谓任意结合运用,白居易、毛泽东等人物在作者叙述中自由地随意穿插,可谓古今中外,皆入文中。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深化了传主的精神视野,引入了时代氛围,而且,对于文体有意识的跨界运用,也使整个传记的行文走字充满了变化,带给读者以意想不到的阅读张力,从而强化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据了解,《性灵肝胆——袁枚传》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的第七辑十本之一,于201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转自 新化新闻网)